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2018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

大屠杀纪念和教育:我们共同的责任

每年1月27日前后,教科文组织纪念犹太人大屠杀受难者,并重申坚决反对反犹太主义、种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可能导致集体针对性暴力的不容忍现象。这个日期是1945年苏联军队解放纳粹德国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日子,已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2018年纪念日主题为““大屠杀纪念和教育:我们的共同责任”,强调了解和铭记大屠杀历史是我们持续的义务。

大屠杀深刻地影响了纳粹犯罪发生的国家,同时在世界其它诸多地方具有普遍影响和后果。在这一种族灭绝罪行七十年后,各会员国共同承担解决残余创伤,保持有效纪念政策,关注历史遗存,促进教育、记录和研究的集体责任。这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对年轻人进行关于该罪行的成因、后果和相关动态的教育,以提升其抵制仇恨思想的能力。由于种族灭绝和暴力犯罪在不同地区持续发生,而且我们即将庆祝《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70周年,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的相关性尤为突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活动

    活动注册

电影展映
1月22日(星期一)下午8时

《四姐妹》(第1部分:“Le serment d'Hippocrate”),由Claude Lanzmann执导。
导演本人将出席。
观看预告片
更多信息

圆桌会议
1月25日(星期四)下午3:30

“大屠杀纪念与教育:我们共同的责任”
嘉宾包括教科文组织名誉大使兼大屠杀教育和防止种族灭绝特使Serge Klarsfeld,历史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任Henri Rousso,历史学家、德国国际寻人服务中心主任Floriane Hohenberg

第十一届大屠杀受难者纪念仪式
1月25日(星期四)下午7时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和法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馆长Éricde Rothschild将出席。
倾听与叙说之间视频展映,短片Esther Shalev Gerz执导。
亲历者见证:Yvette Levy。
Ariela二重奏音乐会:Sigrid Hagn(钢琴)、Janina Ibel(小提琴)
 

展览

《水晶之夜》《碎玻璃之夜》),由法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展出
展览介绍
1月22日-2月3日,教科文组织总部
更多信息

被盗走的记忆,由国际寻人服务中心展出
1月22日-2月29日,教科文组织总部围栏
更多信息

 

合作伙伴

活动系与法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共同组织
 
德法公共电视台-法国和Synecdoche为合作伙伴

下列机构提供赞助

  • 摩纳哥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
  • 德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
  • 奥地利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
  • 奥地利文化论坛

相关资源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

推荐链接

背景信息

Follow us!

Follow us on social media: #holocaustrememb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