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Featured articles

儿童兵, 面临的新生活 - 福里斯特·惠特克

cou_2011_4_whitaker.jpg

福里斯特·惠特克2011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最近荣获教科文组织 亲善大使称号的美国 演员和导演福里斯特· 惠特克全身心地投入到 儿童兵保护事业中。他 致力于这项事业,创造 了大量机会,以帮助儿 童兵表达心声、返回被 驱逐的社区、获得教 育、原谅自己、重拾 自尊。

福里斯特·惠特克回答卡捷琳娜·马可洛娃的提问

2008年由您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电影《卡西姆之梦》,影片中的英雄是个无法原谅自己罪行的前儿童兵。他是谁?
        乌干达青年卡西姆的悲惨故事具有象征意义。这是个讲述一个神奇男人的故事,一个伟大的拳击手,本世纪开头几年在中量级领域很有名。他已经快要成功……直到过去的恶魔擒获了他。正在全力准备世界锦标赛之际,他离开了擂台。由于内心备受折磨,他去了乌干达。影片中,我们看到他在父亲的坟墓前冥想。他的父亲由于他而被害。卡西姆体现了失去自尊这一致命损失。他无法和使他成为儿童兵的世界调和,也无法和自己调和。
 
在您碰到的儿童兵中,是否有很多人做到了自我谅解?
        没有。相反,我知道很多人晚上做恶梦。犯下暴行后,他们以某种方式原谅自己,但做不到完全原谅。对他们来说,最难的是重新融入抛弃他们的社区,就
算有时他们没有对社区成员有过暴力行为——更何况有过时。尽管我们都知道儿童兵是被强行招募,被迫杀人,但在社会看来,凶手就是凶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做到谅解呢?怎样治疗如此的创伤呢?这需要非凡的努力。这些年轻人必须找到能使自己完全投入的事情做。否则,他们将很难摆脱阴影。
        此外,我坚信,如果我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他们是能脱离这种状况的。教育,意味着开放思想,向每个人展现机会。教育有助于理解,有助于产生同情。而同情又会导致谅解,谅解又会产生爱:爱自己,爱他人。这是我们帮助儿童兵时的路径。对一些儿童兵来说,效果不错。
 
您为何从事儿童兵这项事业?
        五年前,我在乌干达和一些儿童兵开始我的项目。此前,我在非洲防治疟疾领域工作过,也曾和一些打击暴力的协会工作过。我还关注过美国流氓帮现象——美国流氓帮和非洲儿童兵有相似之处。
        我不把这些年轻人和世界分离开,我认为他们是我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我深信,我们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始实体,都渴望团结一致,重建这个实体。对于我来说,试着理解并帮助流氓帮的年轻人和儿童兵不仅仅是智力选择、情感选择,也是心灵选择。这不需要解释和理由,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是我看待宇宙、感知上帝的方式。
 
您认为美国的流氓帮和非洲的内战有何相似之处?
        这正是我目前在拍摄的纪录片《共同的命运》中说明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个乌干达儿童兵和洛杉矶流氓帮血帮的成员。我们将两者进行比较,发现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是被迫进入暴力世界的,都攻击所在社区的人们。
        作为一个孩子,我亲眼目睹了美国流氓帮,尤其是洛杉矶克里普斯帮和血帮的诞生。从他们出现到成为国际团伙,我一直在观察他们。我小时候住在绿街区,即克里普斯帮地盘,我的一个表兄弟住在红街区,即血帮地盘,而他加入了血帮。如果当时我加入了绿街区的流氓帮,那我们俩就成为敌人,可能自相残杀。在非洲的冲突地区,武装叛乱分子绑架小孩充当士兵,一些小表兄弟们不也因此而成为敌人?
        由此可见,流氓帮和儿童兵之间确实存在着关联。他们混在(有时并不可见)走私、毒品和武器贩卖的幕后。
 
在《共同的命运》中,您将展示给遭受冲突蹂躏的社区带去和平机制。您怎么做呢?
        我们将跟踪生活在受武装冲突蹂躏地区的人。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我们将分析他们的轨迹、斗争和成功。我们还将就和平对这些人的意义为主题进行访谈,并和政治决策人和非政府组织负责人进行谈话。这部纪录片能使相关人员有机会发表意见,同时提供关于如何实现和平的例子。
        我们尚未决定前往哪些国家,我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不久前我们也在这里,在教科文组织谈论了。不管怎么样,我想我们将会研究和环境、移民、仇外等问题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冲突。我将花大约两年的时间在这个项目上。
 
在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这一新使命的框架里,您还有其它计划吗?
        有好几个。其中之一是和解决冲突有关的青年培训项目。我们将帮助儿童难民返回故国,培训一些人员给他们提供支持。我们还将创立一个网站,以便让他们和世界上其他人及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此外,我成立的公司正在制作不少于六部的纪录片,大部分以和平、和解为主题。我们还与法国公司37工作室合作拍摄一部虚构电影《更好的天使》,也是同类主题。电影主角是个战地记者,他去乌干达采访上帝抵抗军领导人科尼。这支部队部分由儿童兵组成。
 
您担任记者,对吧?
        是的。几个月前我们去了乌干达,以便深化研究,采访士兵,确保电影里讲的故事符合事实。同时,我们在进行一项有关同情、同情的真实含义的工作。另外,我们刚刚开始拍摄一部关于一个卢旺达自行车赛手的纪录片。该赛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内战中饱受折磨。这部片子具有乐观色彩。别忘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首次迎来一个卢旺达自行车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