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影像

凯娄平凡的一天

摄影:伊格纳西奥·马林 

文字:卡特琳娜·马尔可洛娃

假如这张照片上的女主人公凯娄(拍摄于2017年11月)今天能上学,那只是因为她很幸运。只有30.4%的埃塞俄比亚初中适龄女孩能够上学读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5年)。

13岁的凯娄已经向着实现她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迈出了第一步,与国内61%的同龄人一样,她没有放弃小学教育(国际学联,2014年)。但她能进入高中吗?2015年,只有17%的女孩(按总入学率*计算)进入了高中。

埃塞俄比亚小学的女生入学率还是比较高的,2015年达82%;但在15至24岁之间的女孩中,大约只有50%(2007年为47%)学会了读书写字,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简短文字。这是教师严重短缺造成的必然结果——2011年在小学阶段平均每名教师要负责教授55名学生。

凯娄的小弟弟上学读书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吗?他上小学和中学的几率稍高一些(2015年,男生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分别为88.5%和31.4%)。此外,他上学读书的时间可能会比凯娄多出一年左右。2012年,男生受教育年限**为8.9年,女生则为7.9年。

埃塞俄比亚在义务教育的入学方面几乎实现了男女平等(义务教育面向7至14岁的少年儿童),但国内情况并不乐观。2015年,这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有1.02亿人口,其中约有220万儿童和460万青少年从未接受过教育。

目前,全球有5900万儿童失学,占小学适龄儿童总人数的9%。这些儿童有一多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教育排斥率最高的地区。其中约有1700万女孩(其中有900万年龄在6至11岁之间)永远都不会有机会上学,而面临相同境遇的男孩只有600万(国际学联)。

实现性别平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具体目标1,旨在确保到2030年人人享有平等的优质教育,增进终身学习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专职教育的机构接受委托,负责牵头实施2015年11月通过的《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落实这项议程的主要责任在于各国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从旁协助,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就制定协调统一的政策提供咨询意见,提供技术援助,开展能力建设和监测进展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入学率:某一教育阶段的入学学生人数(无论年龄大小),以在相应教育阶段的官方学龄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受教育年限:学生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系统中可能度过的年数。

多多塔·登贝尔村天刚破晓13岁的凯娄(Qello)就前往森林拾柴。她生于农民家庭,姊妹四个,排行老二。她要负责大部分家务活,在她 19 岁的姐姐成家生子之后更是如此。凯娄拾柴一回家便开始煮咖啡。

清早,凯娄给自己腾出几分钟去洗个脸。

在上学前,凯娄已做好早餐,打扫完房屋。她有时会迟到,或不得不翘课,因为家务活比什么都重要。

在村中公立学校里,凯娄班上的五名女童共用一张课桌。

 
“凯娄的女伴有三分之二会被迫早婚,绝大多数婚后不久就会辍学,”帕博罗·霍斯特曼基金会主任 安娜·森达戈塔(Ana Sendagorta)解释说。
 
 
凯娄放学回家后为家人做饭。传统观念认为,家务责任是女童必须接受的“训练”,为日后生活 作好准备,为人妻,做人母。

凯娄等父亲吃完饭,才可以清洗餐具。

 
凯娄从公用水井取水。全村只有一口井可以使用,所以她经常要排队等好几个小时。

 

 

驴车装满了水,所以回家需要耗费更多时间。由于需要长途跋涉,许多女童都可能遭受暴力或性侵, 但她们别无选择。她们的家人都指望着那车水。

 

 

回到家就到了洗衣服的时间。

 
 
一天将尽,全部家务都已做完,凯娄终于找出一点时间,点 起一盏小灯,开始做功课。
 

星星照亮了夜空,但夜色将凯娄的家笼罩在 黑暗之中。明天又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