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广角

失去光泽的小金蛙

cou_02_18_frogs_01.jpg

在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所蓬塔·库莱布拉自然中心组织的一年一度的金蛙节纪念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这种两栖动物是国家的生态和文化象征。
Rana dorada: CC BY 2.0 by Brian Gratwicke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中美洲若干种蛙类的大规模消失是第六次灭绝的迹象。这是表明我们正进入人类世的诸多迹象之一,有些人认为这就意味着世界上25%的哺乳动物、40%的两栖动物、珊瑚和其他物种将会消失。

在巴拿马,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正争分夺秒地阻止一种传奇物种——金蛙——永远消失。多项调查表明人类的确对此负有责任,他们将一种侵入菌类引入了南美洲,而这种真菌对两栖动物有致命的毒性作用。

卡拉 · 希门尼斯 · 科姆里

巴拿马中部腹地流传着一个哥伦比亚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传说,认为金蛙能带来好运,见过或捕到金蛙的人都将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金蛙黄装灿灿,点缀着咖啡色的斑块,是土著部落快乐的源泉,他们认为这种两栖动物死亡时,身体会变成纯金。

金蛙——泽氏斑蟾是巴拿马地峡中心地带的特有物种,长期出没于巴拿马丛林的溪流河川,成为一景。最近在安东谷小镇的郊区和阿尔图斯坎帕纳国家公园发现了它的踪迹。巴拿马人将金蛙视作一种生态和文化的象征,甚至将8月14日定为巴拿马国家金蛙日。金蛙深受人们喜爱,工艺美术制品、珠宝、节日海报,甚至彩票都用它作装饰图案。宾馆、精酿啤酒和精品店也借用它的大名。然而,这些并没能阻止它从地峡的森林里消失。

据巴拿马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研究员、巴拿马爬行动物学家罗伯托·伊巴涅斯(Roberto Ibáñez)称,1993年至1996年间,人们首次注意到这种减少迹象。巴拿马生物学家埃德加多·格里菲斯(Edgardo Griffith)回忆说,他在2005年末考察安东谷时见到了多只濒临死亡的金蛙。金蛙垂死的原因不明,但格里菲斯发出了警告,其他研究也同时质疑这种两栖动物的现状。人们最后一次在野外看到金蛙是2007年,在BBC拍摄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系列纪录片《冷血生命》(Life in Cold Blood)的画面中。

导致金蛙绝迹的罪魁祸首是蛙壶菌(又称为Bd),这是一种壶菌门真菌,通过传染壶菌病——伊巴涅斯解释称是一种“感染蛙类外层皮肤,干扰皮肤功能”的疾病,对全球两栖类种群构成威胁。金蛙表皮层的功能之一是维持蛙体与环境之间水和矿物盐的平衡。感染Bd后,真菌会破坏金蛙体内的电解质运输,导致血液中钠和钾的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心脏骤停。

一种入侵的真菌

Bd来自何方?可能是非洲。这至少是巴拿马生物学家最普遍接受的一种假设。Bd壶菌寄生于南非两栖类动物非洲爪蟾的表皮,这种青蛙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人类妊娠试验。人们当时并不知道非洲爪蟾是传播这种疾病的媒介,所以就将这种两栖动物实验性地输出到世界其他地区,从而导致该疾病蔓延。

伊巴涅斯说,在巴拿马,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真菌是通过与这些两栖动物接触传染的。他指出,壶菌已传遍全国,并正在传染其他的两栖类物种。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自然保护联盟)将Bd列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因为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格里菲斯将它描述为“一种威力极强的微生物,不仅会减少生物多样性,也会改变物种数量和繁殖动态,致使特定物种个体全部灭绝” 。它无处不在,遍布巴拿马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

两栖动物的“诺亚方舟”

目前还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科学家希望有朝一日能使金蛙重返自然生境。2011年,巴拿马政府推出了保护本国两栖动物的行动计划。该计划由研究、养护和教育三部分组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由格里菲斯牵头的安东谷两栖动物养护中心(安东中心基金会)也致力于保护金蛙,尽管现仍处于室内保护阶段。该中心的动物园饲养着约4500种蛙,其中包括1000只金蛙。

在巴拿马的另一端,前巴拿马运河区热带雨林边缘的甘博亚镇,伊巴涅斯正在指导开展一个“两栖动物养护和拯救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在迁地创立,目的是确保濒危物种的繁殖,特别是受壶菌影响的物种的繁殖。这可以说是一艘“诺亚方舟”——利用俘获样本来努力重建最受威胁物种的种群,直到找到对付Bd真菌的有效方法。该中心距巴拿马城22千米,保存了9种、1200只蛙的样本,但并没有金蛙的。伊巴涅斯说他希望到2018年底前,安东中心能够提供一些泽氏斑蟾的样本。

金蛙会恢复昔日的光泽吗?科学家们相信会的。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希望这种在巴拿马人民眼中象征美好未来的小动物,本身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卡拉·希门尼斯·科姆里

卡拉·希门尼斯·科姆里(巴拿马)  专门从事文化和环境问题研究的自由撰稿人。曾就职于联合国系统,并一直担任日报《新闻报》 (La Prensa)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