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广角

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

cou_03-18_schools_01.jpg

照片由法国艺术家文森特·福涅尔(Vincent Fournier)于20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拍摄。作为“人机”(The Man Machine)系列作品的组成部分,该照片展示了人造生物与人类互动的“臆想虚构”场景。

读、写、算是所有教育体系的三大基本支柱。现在,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同理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项技能的学习原本通常是在学校以外,但如今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将它们纳入学校课程。

莱斯利·洛伯

2018年,又有30万名澳大利亚儿童开启他们的学校教育之旅,并将于2030年从中学毕业。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将在21世纪下半叶度过,有些人还能亲眼看到22世纪的曙光。技术进步加速了社会的变迁,这些儿童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世界,也极可能与今天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要让子孙后代茁壮成长,教育系统必须尽快做出预判并适应这一变化。 

新南威尔士州学校教育部门的规模居澳大利亚之首,现有学校约3000所,在校少年儿童逾百万。在每一间教室,每天都有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引导学生奔向美好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显而易见并且日益凸显,但在系统层面上,尤其是规模如此之大的系统,变革的步伐可能会略显缓慢。

这正是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在2016 年发起“世界变革中的教育”项目的原因所在。这一综合性项目致力于研究技术进步的战略性影响,旨在促进并指导必要的课程、教学和评估改革,同时推动整个系统朝着更具创新性的教育实践转变。

项目启动以来,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与全球经济、技术和学术界领袖开展了互动交流,成果汇集为2017年11月出版的《未来前线: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Future Frontiers: Education for an AI World)一书。该书探讨了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以及在21世纪茁壮成长所需具备的技能。

其中一些思想领袖还出席了在2017年年底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与教育家、非政府组织(NGO)工作人员和决策者们共商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工具为教师提供支持,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新思想的碰撞与融合,铸就了一份联合改革承诺。

新的支柱

读、写、算,是进行一切学习的基础,但今天的学生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能以及重要的非认知技能,比如自我效能。当今技术变革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学生、老师乃至教育系统都必须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具备高度的抗压力、适应力和灵活性。

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我们眼前形成,人类技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批判性思维将是教育系统传授给学生的最强大的技能之一。

目前,这些基本技能一般通过参加课外活动获得,例如,学习如何相互协作、设定目标和制订计划。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创造力可以通过戏剧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辩论培养,同理心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募捐活动或青年团体志愿工作培养。

当前的挑战在于,如何为所有学生创造各种参与机会,如何将这类活动作为正统教育体验加以重视并融入我们的课程,以及如何评估学生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在此之前,这些领域从未被视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未来,儿童必须彼此建立联系,培养基于同理心的集体意识、公民意识和协作意识。一些人认为,这是21世纪儿童必备的一项关键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在全球范围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等机构正在开发有关人际交往能力的框架、标准和评估,以及全球技能等能增进跨文化协作的概念。早在2009 年,澳大利亚便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文化间了解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纳入国家课程,此后已有多国效法。 

“教育推动世界变革”项目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推进创新教育实践,争取在整个系统遍地开花。

放眼教育界,创新性做法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力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挑战,并利用先进技术的潜力来提升其表现。其中一些做法的依据比其他做法更为有力,但一时之间,很难区分哪种做法最为有效。

人工智能走进课堂

目前,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正在结合国内和国际公私部门最佳创新实践的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教育工作者发展和加快创新思路。我们的目标是探索新渠道,确立可持续和可推广的方法,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取得更大成就。

人工智能完全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巨大潜力,但前提是要善加利用,使之满足教育工作者的需求。目前已经有一些支持个性化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面世,教师们因此得以集中精力因材施教,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这些系统能够监测学生们的参与情况和学习进度,有时还能就内容调整提出建议。

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和研发中,务必要确保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在明确人工智能走进课堂的目标时,必须让教师和学校领导发挥关键作用,并对其进行培训,以确保他们正确认识并有效使用人工智能。此外,在决定如何使用这类技术时,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就与技术使用相关的道德框架对其开展教育,因为我们现在采取的政策和策略关乎他们的未来。

 

延伸阅读

世界变革中的教育

图片:Vincent Fournier

 

莱斯利·洛伯

莱斯利·洛伯(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副秘书长,近20年来一直带头推动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多元化的教育部门的战略实施、改革和创新。2013年,由于对澳大利亚公共事务产生了积极影响,她被《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和西太平洋银行评选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以表彰她在教育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