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广角

保留城市历史景观:莫桑比克岛

cou_02_19_mozambique_web.jpg

除建筑遗址衰败以外,人口过剩和贫困也是马库蒂镇必须面对的挑战。

莫桑比克因一座新月形的珊瑚岛而得名,这座岛位于印度洋莫苏里尔湾的入口处,距离莫桑比克本土北部4000米。

这座小岛仅有3000米长,200至500米宽,市区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但景色却犹如天堂一般,汇集了班图、斯瓦希里、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欧洲等地的多种文化风情。岛上丰富的建筑种类反映出当地起伏跌宕、多姿多彩的历史。早在公元200年,这里就已经是班图人的聚居地,而且在这个时期,莫桑比克岛还被标注到了印度洋航线上。之后,从8世纪开始,这里一直是阿拉伯人的贸易重镇,直到16世纪被葡萄牙人占领。

此后的400年间(1507—1898年),莫桑比克岛上建起了要塞,成为葡萄牙人设在东非的首府和贸易中心,同时是连接西欧和印度次大陆的葡萄牙海上航线(日后延长至亚洲)的中点。

岛上建筑呈现出的和谐统一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由于从16世纪开始,当地一直沿用相同的建筑技术、材料和装饰风格。莫桑比克岛因其国际历史意义、独特的城市布局、防御工事和其他杰出建筑,在199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人们在这里可以同时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住宅和城市体系——以石头和石灰建成的城市和以棕榈叶作屋顶的城市。

石头城位于岛屿的北部,建筑多采用石灰岩和木材,最初是斯瓦希里人的定居点,深受阿拉伯和葡萄牙文化的影响。这是一座动态的博物馆,一座座宗教、行政、商业和军事建筑表明,这里当年是葡萄牙殖民政府的第一个治所。石头城占据了岛上三分之二的面积,但人口相对较少。

棕榈城,以铺设屋顶的未经加工的棕榈叶命名,位于岛屿南部,有着多种风格的斯瓦希里乡土建筑。棕榈城可分为七个街区,是岛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所以水资源和卫生设施都非常短缺,而且在季节性洪水到来时往往受灾严重。

莫桑比克岛有着突出的普世价值,但同时也面临多方面的威胁,例如无序的发展和全球化文化的影响。出于财政资源缺乏、基础设施不足、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薄弱、负责保护和管理的机构能力低下等原因,岛上的建筑遗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并且出现退化现象。例如,一项对石头城房屋状况的评估显示,这些建筑物在1983至2012年间退化了15%。

这种情况促使各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在岛上开展了多项行动,主要针对两个问题:棕榈城各个街区较差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石头城建筑遗址的普遍退化。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而后决定将“城市历史景观”(HUL)方法应用在莫桑比克岛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城市计划的一部分,“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可以提供技术援助,协助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城市更好地协调城市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采用这些新的策略有助于强化治理机制,推动莫桑比克岛实现发展和管理的可持续化。

 

延伸阅读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of the Island of Mozambique

The HUL guidebook: managing heritage in dynamic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urban environments; a practical guide to UNESCO's 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阿尔比诺·约佩拉(Albino Jopela),南非非洲世界遗产基金(AWHF)项目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