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ls Boel) 丹麦政治学家、记者、作家,曾与丹麦最著名的媒体合作。他还曾执导若干部关于环境和人权问题的电影(www.vffilm.dk)。

全球94座特大城市携手创建了C40网络,旨在分享其在遏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方面的经验,并制定宏伟目标以减少碳排放。
尼尔斯·博埃尔、芬恩·拉斯马森、海德拉·艾哈迈德
亚的斯亚贝巴的居民们时不时会产生一种居住在建筑工地上的错觉。正如他们所说:“人们早上出门时走过的道路,到了晚上可能就被封锁起来进行项目开发了!”作为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一个巨型的大陆枢纽,为摆脱动荡局势并寻求更多机会,该国贫困地区人口纷纷涌入,使首都人口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30年后,这座城市的居民人数将增加一倍。
一些经济学家称埃塞俄比亚为“非洲之狮”,因为该国与“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然而,这种经济成就和随之而来的人口增长(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却是要付出代价的。
尽管埃塞俄比亚的碳排放量不高,但该国却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变化无常的降雨量和持续走高的气温导致该国旱灾和饥荒频仍。这里是世界上薪酬最低的地区之一,因此,Calvin Klein和H&M等跨国服饰零售公司纷纷在此设厂,快速推动了该国的城市化进程,由此使该国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种问题更为严峻。
2018年5月,亚的斯亚贝巴以及其他七个非洲城市作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这意味着这座城市必须重新考虑其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废物管理战略。
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人又抱怨说,国家在遏制污染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仍然难以取得进展。现年30岁的比尼亚姆·格塔内(Biniam Getaneh)是首都350万居民中的一员,他说:“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患病人口越来越多。”
亚的斯亚贝巴是C40的成员之一。C40是一个城市网络,所涉人口数量超过7亿,其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占四分之一。自2005年以来,这些城市一直在为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而共同努力。
C40城市气候领导集团的非洲地区主任黑斯廷斯·契科科(Hastings Chikoko)认为,很显然,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和技术以化解气候危机方面,城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拥有自己的私营企业和研究机构,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因而它们能够向各国政府展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并可将其推广到全国。”
马拉维经济学家契科科在气候变化方面经验丰富,他指出,阿克拉(加纳)和茨瓦内(南非)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具有积极意义,这两座城市在采取多举措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契科科承认,虽然世界上许多极贫穷国家的首都在气候变化方面困难重重,但他仍持乐观态度——他指出,一些城市已经决定要超越2015年《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会议第21届会议)的各项目标。
C40城市网络正努力在国家层面推动地方气候倡议,例如,促进市政代表加入到参与国际平台的政府团队。契科科解释说:“我们已确保一些C40城市市长能够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参加各个代表团,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当地的最佳做法,并能在决策过程中提升其话语权。”
此外,由于地方财政匮乏,市政当局划拨用以遏制气候变化的预算已捉襟见肘。C40为其能力建设提供支持,旨在帮助市政官员获得其他渠道的融资。
契科科补充说:“在巴黎气候峰会期间,我们推出了C40城市金融机制。我们确定大型项目,帮助城市确定各项挑战内容,并将这些挑战转化为可由银行提供资金的项目,例如,由世界银行提供资金。”
技术转让是该网络大力促进的另一核心。“一些解决方案实际上有赖于城市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可以体现在环保公共汽车上,也可以体现在提高用水效率的技术上,而非洲城市在这个领域相对落后。确定在清洁技术等领域比较先进的城市也很重要。例如,我们可以推动这些城市向非洲其他城市进行知识转让和技术转让。”
城市层面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另一个阻碍往往是缺乏适当的计划。C40网络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加入的城市能够共享数据参考和衡量标准,以便它们评估和比较各自取得的进展。
在C40网络的支持下,阿克拉市市长默罕默德·阿杰伊·索瓦(Mohammed Adjei Sowa)收集了可靠数据,为有关城市废物管理计划的基础决策提供依据。废物的产生在碳排放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契科科说:“这位市长目前正与私营企业开展合作,旨在建立一项高效的废物收集服务。非洲其他城市可以借鉴下列做法:第一,严禁非法开设垃圾倾倒场所。第二,必须确保建立高效的制度,以鼓励居民遵守规则。”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另一主要来源,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
茨瓦内市于2000年设立,由13个市政实体组成,其中包括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这座城市加入了C40大众交通网,该网络聚集了在大众交通领域有所创新的成员城市。
“这座拥有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致力于改善自身的公共交通网,通过提高其舒适度来鼓励汽车车主加以使用。它改善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设置专用公交车道。此外,它也是完全以天然气替代汽油作为公共汽车能源的城市之一。”
在包括茨瓦内、阿克拉或芝加哥在内的C40城市,我们汲取的有关交通或废物管理的经验教训可以激励像亚的斯亚贝巴这样人口过密和拥堵的城市采取行动。埃塞俄比亚首都在推出其快速公交系统计划时,曾派代表团前往茨瓦内学习经验。
《埃塞俄比亚国家绿色经济战略》于2011年启动,其部分内容就是改善亚的斯亚贝巴的公共交通状况。契科科称,埃塞俄比亚政府目前正在修订其各项环境政策,同时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考虑范围。“政策中将包含针对全国各地不同城市所要采取的措施,以帮助它们建立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并且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碳排放量。”
契科科最后说:“C40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将努力执行各项解决方案以期减少碳排放的城市联系起来,并帮助它们相互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