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广角

印度年轻人深受疫情影响

cou_02_21_wide_angle_inde_website.jpg

沙布里(座位上戴口罩的人)在新德里的“青年生活项目联盟”中心完成了培训,此前由于封锁,她的培训中断了9个月。

失业率急剧上升,远程教育困难重重,孤独感,家庭条件差的女童重操家务劳动。在一个近半数人口不满25岁的国家,年轻人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当中付出了格外惨痛的代价。

塞巴斯蒂安·法尔西(Sébastien Farcis)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新德里的印度和南亚记者

2020年,高拉夫(Gaurav)迎来了这一年的一个相当不错的开端——2月,他应聘成为旧德里普尔班加什区一家体育用品店的销售员。对于这个过早离开学校的20岁业余拳击手来说,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但是,COVID-19的流行毫不留情地结束了这一切。高拉夫说:“公共交通越来越少,后来彻底停运了。我没钱每天坐出租车去上班,只能辞职。”印度从当年3月25日开始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反正他无论如何都保不住这份工作。此次封锁导致印度经济瘫痪了六个多月,同时也打碎了无数年轻人的美梦。

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年轻的国家之一,6亿多印度人,也就是近半数人口还不满25岁。同高拉夫一样,现在有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根据2011年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预测,有11.5%的印度人(1.577亿)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缺乏经验的劳动力面临的风险最大。

城市年轻人首当其冲

疫情造成的这场危机是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2020至2021财政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8.5%。印度经济监测中心对17万户家庭开展的3年期调查发现,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有41.2%的受访者失去了工作。

在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这个比例高达58.5%。班加罗尔阿齐姆·普莱姆基大学可持续就业中心研究员帕里托什·纳特(Paaritosh Nath)认为:“与农村年轻人相比,城市年轻人受到的影响要严重得多,农业部门仍在继续运作,农村地区实施了保障性公共就业计划,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工作机会。但为城市制定此类就业计划的邦却寥寥无几。”

封锁还切断了印度青年女性争取经济独立的出路。例如,家住新德里贫民窟的沙布里(Shabri)是一名高中毕业生,2019年12月,她开始在“青年生活项目联盟”(LP4Y)接受职业培训,这家联盟为17至24岁的年轻人开设培训课程。在封锁期间,沙布里没有办法回到家人身边。这位24岁的姑娘戴着口罩,眯着眼睛看着我说:“我们去了比哈尔邦(印度东部的一个邦)农村的祖父母家,所有的家务活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但这种磨难只会让她越挫越勇。她的父亲慢慢恢复了昔日的茶叶生意,沙布里也回去继续上学了。

“青年生活项目联盟”是一家非政府组织,专为17至24岁的青年开办职业培训,这为受到疫情冲击的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不过,这家组织的志愿工作者如果想要在封锁解除后恢复工作,还得先修复被季风摧毁的办公地点。帕哈拉甘中心的负责人罗曼·巴特克(Romain Butticker)回想当初说道:“9月,我们获准重新开门时,办公室外的所有阳台都被泥巴糊住了。”这家中心位于旧德里的劳工阶层聚居区,在一栋狭窄逼仄的楼房中占了三层。

为与学员取得联系,中心历尽波折。截至12月,大约有30名学员终于回到了中心。巴特克说:“这场流行病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他们出身贫民窟,在那里,一个房间有时要同住六或七个人。在封锁之前,他们正在学习,对未来充满期待。可是突然间,这一切戛然而止。”这些年轻人回来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但也无比渴望渡过难关。

电话授课

学生们也承受了这场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封锁期间,有四分之一的印度大学生需要远程上课。对于私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改为远程学习比较顺利;但对于在公立大学就读的学生,以及那些生活条件较差,或是居住在市中心以外的学生来说,这种过渡就比较困难了。当时还在新德里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英语系读研究生的穆纳扎(Munazza)告诉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通过WhatsApp上的语音邮件发送过来的,对于像我这样返回克什米尔邦(印度北部一个邦)家中的学生来说,这是唯一能够继续学习的办法。”

疫情还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导致数百万学生学业中断。例如在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地区,截至2020年12月,43%的公立大学学生放弃了学士学位课程。女生的辍学率更是高达65%。社会学家、女权主义作家、社会活动家曼吉玛·巴塔查亚(Manjima Bhattacharjya)对此解释说:“受到危机的影响,很多家长宁愿把女儿嫁出去。”

那些继续学业的学生往往会感到孤独。在封锁期间,穆纳扎的室友纷纷离开了,24岁的她独自一人留在新德里,她回忆说:“她们离开以后,我很难继续学习,甚至连做饭都成了一种负担。”她原本希望找到一份高收入的技术性工作,但这种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她抱怨道:“有人提出给我一份工作,每天工作三小时,收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低。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再学五年呢?”

穆纳扎设法让自己振作了起来,她加入到学生队伍中,向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伸出援手,这些人失去了城市里的工作,但由于交通不便无法返乡。

2020年6月,穆纳扎终于毕业了,她现在打算提交论文,申请继续深造。但大学仍处在封锁状态,或是人手不足,可能需要几个月之后才能发布招生计划表。这一年的危机对于穆纳扎来说不仅只有负面影响。她承认,危机促使她变得更成熟,也更了解自己:“我是一个生性焦虑多思的人,我已经意识到只要保持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警惕世代灾难

拓展阅读:

《Z世代自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年4-6月

《大流行病:折射出我们的脆弱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0年7-9月

《新德里高架桥下的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9年10-12月

《重利轻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00年11月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博、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