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影像

的的喀喀湖:揭秘圣湖

摄影:泰迪·塞金(Teddy Seguin)/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文字:卡特琳娜·马尔可洛娃(Katerina Markelov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4年,人们在的的喀喀湖里发现了一只印加时期的石质祭盒。这只盒子在6米深的水下沉睡了将近500年,出水时几乎完好无损。盒中装有一个贝壳雕成的微型羊驼塑像和一片卷成筒状的金箔——这是印加帝国宗教与权力的标志。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之间的安第斯山脉,海拔3810米,前哥伦布时期的两大强国——蒂亚瓦纳科文明(在公元600年至1050年达到鼎盛)和印加帝国(在15世纪和16世纪盛极一时)——曾经流传着许多关于的的喀喀湖的神话故事。

自2012年以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和克里斯托夫·德莱尔(Christophe Delaere)带领的国际水下考古团队便在此湖重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考古工作得到了玻利维亚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当地居民的配合,新发现25处水下遗址,包括祭祀神龛、古代民居和已知最早的前哥伦布时期的港口。学者们已对超过20000件物品进行了编目和研究。

为方便民众观赏这处独特的遗产,的的喀喀湖项目计划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业知识,建造(半水下的)的的喀喀湖水下博物馆

水下考古遗迹是人类历史不可替代的见证,但许多水下遗产都面临着遭到掠夺的风险。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实行,从此为保护在水下沉睡百年以上的遗迹提供了法律框架。 

这组图片报道的发表旨在纪念2001年11月2日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

的的喀喀湖边桑帕亚湾的潜水活动。

对蒂拉斯卡社区的卡纳斯基亚遗址开展水下调查,背景中是一艘挖掘船。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的的喀喀湖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工作,负责人克里斯托夫·德莱尔(Christophe Delaere)正与蒂拉斯卡社区领导人之一卡梅罗·奎斯佩·利马奇(Carmelo Quispe Limachi)交谈,摄于2017年。

奥杰拉亚社区领导人参观位于桑卡普图的考古遗址。

2016年考古发现的物件在两年之后被正式移交给扬普帕塔社区成员。

水下蒂亚瓦纳科祭品,于2013年在玻利维亚太阳岛附近的科阿礁遗址发现。

 

拓展阅读:

《无人机揭示蒂亚瓦纳科的隐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8年7-9月

《水晶宫里的沉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7年10-12月

《深潜综合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09年1月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博、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