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电影: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琳达·克拉森(Linda Klaassen)和米拉·伊布拉欣莫娃(Mila Ibrahimov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当下,新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数字电影设备走向廉价亲民,网络平台逐步兴起,诸多有利条件,让新一代的非洲电影制片人得以崭露头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10月5日发布报告《非洲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The African Film Industry: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反映了非洲电影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人称“诺莱坞”的尼日利亚电影产业每年大约能制作2500部电影,是非洲电影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当地催生了一个具有自身经济模式的制作和发行行业。真正扭转大局的因素是当前的数字革命,它早在大约20年前就已出现,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又使其加速发展。
然而,在非洲大陆的大多数国家,电影和视听行业的经济潜能在很大程度上未得到开发,电影产业仍然面临资金短缺、发展不足和价值被低估的结构性问题。泛非电影制片人联合会(FEPACI)的资料显示,非洲电影产业潜在年收入为200亿美元,而实际年收入仅为50亿美元。
此外,性别平等和言论自由等领域仍然存在重重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上述研究报告显示,87%的受访者称,可以上映或播放的内容均有明确的或自行设定的限制。
资料来源:《非洲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
拓展阅读:
《非洲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
《非洲电影的觉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62年3月。
《非洲电影:相对不为人知的年轻艺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88年3月。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