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理时尚:是风尚来袭?还是说说而已?
cou_01_22_idea_ethical_fashion_web.jpg

为迎合在消费者群体中日益普遍的思想意识,时尚界正在或多或少地拿出诚意,努力朝更具良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然而,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提高循环利用率、推广商品交换和新型租赁方式,这个高污染行业的绿色转型之路依然进展乏力。
奥利维娅·平诺克(Olivia Pinnock)
驻伦敦的时尚记者兼讲师,特别关注可持续性问题。
如今,人们走进任何一家流行服装店,几乎都会看到店里的商品标着明晃晃的“有机”“纯素”和“回收”等字样。仅仅五年前,这种景象还难得一见。虽然时尚界已公开宣布将提高行业可持续性,并为生态系统承担更多责任,但因这一意愿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在规模上十分有限。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行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全球时尚议程”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 2020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假如时尚业继续实施目前的脱碳计划,到 2030 年将把年均排放量限制在21亿吨。这与报告估算的时尚业2018年碳排放量持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
一些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力争减轻时尚业对环境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欧洲最大的时尚消费国英国在2012年启动了可持续服装行动计划。这项由行业领导的行动计划汇集了90个英国品牌,几乎占据了本国服装销售额的半壁江山。这些品牌携手制定了目标——到2020年将废弃物足迹减少3.5%,将家庭垃圾中的衣物数量减少15%。不过,2021年10月发布的最终报告显示,这些服装品牌的废弃物足迹只减少了2.1%,衣物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重也只降低了 4%。
目前制作、消费和丢弃时尚单品的方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对于伦理议题,消费者们确实日益敏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更是如此。人们会花时间去思考世上万物相通的本质、人类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对时尚杂志Vogue的读者开展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2020年10月到2021年5月,购买时尚产品时会着重考虑可持续性的受访者比例从65%上升至69%。
既然时尚品牌正在采取措施朝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而且大多数时尚购物者都热情地支持这一转型,为什么时尚依然无法摆脱全球污染最严重行业之一的恶名呢?
归根结底,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简单的事实——目前制作、消费和丢弃时尚单品的方式存在根本性缺陷。
自尊和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穿衣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服装的消费量随着全球人口增多而不断攀升,是理所当然的。但服饰也触及人类更深层次的需求。我们都渴望获得归属感,与同龄人保持类似的着装风格就是这种渴望的外在体现。个人的自尊和自信与让人自我感觉舒适惬意的着装也有着内在关联,有人甚至想用身上的商标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对于某些人来说,通过穿衣打扮还可以表达自我,展现创造力。时尚业正是利用了这些需求,促使人们购买越来越多的产品,带动时尚产品的产量近几十年来呈现井喷态势。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也支持着时尚业的扩张。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西方时尚品牌逐步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亚洲。低价服装可招徕更多购买者;也让服装质量下降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因为购入新衣、更新换代的成本更低了。21世纪头10年,随着网络购物的出现,时尚达人全天24小时都能够选购商品,可供消费的商店选择也更广。21世纪初以来,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异军突起,为时尚品牌提供了全天候产品营销宣传机制。
2021年,买衣服时会着重考虑可持续性的受访者比例升至69%。
麦肯锡公司的数据显示,2000 至 2014 年,服装产量翻了一番,人均服装购买量增加了大约 60%。时装推陈出新的频率无疑也更快了。从前,时装店一年发布两个产品系列,现在则每周都会推出新品。面向 Z 世代消费者的超快时尚线上零售商则每天都可以在店铺网站上线数千种新产品。
产量的惊人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例如棉花以及种植棉花所需的土地和水)和用于生产聚酯的化石燃料,同时也加剧了供应链当中以及产品寿命终期阶段的浪费,并加速了碳排放。
出租牛仔裤
但还有另一种更高尚的方法,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生产和消费纺织行业的产品。
假如回收旧衣物并将其改造为新衣的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改进,衣物循环利用实际操作起来也就容易了。
纺织品回收再利用并不困难,但需要改进可以收集旧衣物并将其改造为新衣的基础设施。为此,使用再生材料的服装品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服装服饰回收计划,其中最具创意的是荷兰的MUD Jeans牛仔裤品牌。这家公司采用租赁模式,顾客可以每月花9.95欧元租到一条牛仔裤,租期12个月。通过这种方式,以可持续方法制造的高品质时装变得更加经济实惠。租期结束后,顾客可以选择留下牛仔裤,也可以将旧裤子退回公司,再租一条新的牛仔裤,以满足对最新时尚的渴望。客户退回的牛仔裤全部回收再造,继续在MUD Jeans品牌下出售或出租。
SPIN是由意大利公司Lablaco创建的全球社区平台,公众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共同探讨如何延长各类衣物的使用寿命,可以进行交换、出租或是品牌回售,从而实现全球衣橱共享。
后疫情时代的时尚
二手时装的销售额也在节节攀升。历来只出售全新商品的品牌正在逐渐接纳二手时装,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品牌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声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位于新加坡的Reflaunt公司开发了一款软件,时尚品牌将其植入自己的网站,消费者就可以通过该软件出售自己不再需要的品牌单品。旧货将在多个二手市场上出售,一经售出,消费者会收到现金或代金券。法国时尚奢侈品公司巴黎世家和瑞典高端流行品牌Cos都是这个平台的客户。
以上许多创意并非新生事物。男士正装行业的租赁做法由来已久,旧货店也是淘二手商品的传统途径。然而在技术的支持下,将创意付诸实践的路更宽广,也更平坦了。有了时尚领域的从业者参与其中,便可以吸引注重时尚风向的受众。
后疫情时代的时尚不仅关乎人们的穿着,我们与时尚的关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新型关系中,商业成功不是靠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而旧衣服将从废弃物转变为资源。这场运动还要求消费者树立更加负责和清醒的态度。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向更具良性和可持续性的时尚业的过渡。
拓展阅读:
《谁是民族标签的获利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年1—3月。
《比比·罗素:发现手指的魔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8年4—6月。
《阿尔法迪:让非洲创意获得世界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17年4—6月。
《节俭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98年1月。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