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获取促进关于新冠疫情的研究与信息

返回主页

面对新冠疫情,开放解决方案(Open Solutions)至关重要。科研信息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和开放数据有助于更好和更快地研发疫苗,并为遏制病毒传播所必需的公共卫生措施提供信息。开放教育资源(OERs)使公民了解和掌握关于病毒的最新信息,有助于确保遵守公共卫生建议得到遵守,并使学习以远程方式继续进行。本页面介绍了“开放解决方案”,即经同行审查的开放获取的期刊文章和开放的科学数据,以及本组织关于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数据的倡议。有关开放教育资源的更多信息,请浏览此网页

教科文组织在实现普遍信息获取的现有职责的基础上支持专业组织开发各种工具,并鼓励各种倡议,以发挥开放解决方案力量的作用抗击新冠疫情。

2020年3月30日,教科文组织与122国科学部的代表召开在线会议,就新冠疫情背景下国际科学合作与增加投资的作用交换意见。会议期间,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呼吁各国政府加强科学合作,将开放科学纳入其科研方案,以预防和减缓全球危机。

在分享有用数据与保护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

健康和地理位置等个人数据可被用于对抗新冠疫情的关键措施,包括绘制病例分布地图、追踪传染轨迹、评估政府抗击疫情措施的影响以及在高风险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等。

然而,个人数据的使用可能侵犯隐私权,因此有必要平衡这些需求。一些国际公约、声明、道德框架和宣言承认了这一困境,并提出了在公共卫生危机情况下处理数据的准则,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大流行期间监测指南》列出了数据要求和监测策略,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关于《大数据与健康》的报告也提出了相关建议,该报告鼓励国际机构制定数据和隐私保护的道德框架,同时促进大数据的开放获取和使用,以增进公共利益。欧洲联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收集、使用和跨境共享公民个人数据的国际卫生研究有一定影响,但《条例》也将有利于公共卫生的数据共享列入例外情况。

教科文组织与合作伙伴

由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位于斯洛文尼亚的国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IRCAI)发起的新冠病毒观察平台对全球新冠疫情进行监测。通过总结全世界对新冠病毒的集体知识,包括每个国家的病例数量和媒体报道,世界新冠疫情资源门户(CURE)提供了一个情况概览,使公众能够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它还将统计数据综合成更易懂的图表,进一步促进公众了解疫情的变化趋势。

开放科学对于抗击新冠疫情至关重要

科学传播必须透明和公开,而不侵犯人们的隐私。在为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严重健康威胁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既发挥科学创新的作用,又支持开放和包容的原则。

科学交流、研究和数据为创造新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关键的基础。必须认识到,创造应对紧急情况所需的新的科学知识离不开创造一个公开和公平的环境,并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个科学界提供无条件获取和分享科学内容、技术与过程的机会。因此,获取经过核实和经过同行审查的数据、期刊文章和实验记录,是为当前危机找到解决方案的核心。经过核实的信息和科学研究还可以使公众掌握最新情况,减轻由于缺乏认识或虚假信息而引起的恐惧。

教科文组织与合作伙伴

对于那些希望传播与新冠疫情、病毒学和公共卫生有关的材料但不确定具体该如何传播的科学家和机构,教科文组织面向图书管理员和研究人员的开放获取课程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这些课程模块解释了学术资料开放获取的目标、过程、类型和现有的局限,包括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分析,同行审查过程的方法和局限性,以及电子期刊、数据库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的概念和作用。最后一个模块题为“在开放获取中分享你的工作”,它是发表开放获取研究成果的分步骤指南。

科研组织和会员国可以通过《教科文组织发展和促进开放获取的政策指导方针》理解开放获取最重要的方面,以便评估其在学术资料开放获取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政策,并将其与国家科研系统联系起来。

印度统计研究所(ISI)和墨西哥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西班牙与葡萄牙科学期刊网络(Redalyc)已经建立了世界新冠疫情资源门户(CURE)。该平台汇集了各种来源的有开放许可的关于新冠疫情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以便科学界和广大公众获得关于新冠病毒的有用和准确信息。

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等合作伙伴支持开放获取科学知识的努力。教科文组织支持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及其合作伙伴发出的确保科学信息开放获取的呼吁,特别是在这个全世界必须共同努力寻找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关键时期。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OER)让学生在家继续学习

关于教科文组织在开放教育资源方面的工作的更多信息,请访问“通过数字创新和变革抗击新冠疫情

 

其他关于科学信息开放获取的呼吁

教科文组织与合作伙伴

  • 关乎生存的问题:一个开放社会的案例》。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发表了一项声明,强调开放科学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也是战胜这场疫情的必要条件。声明呼吁科学界吸取当前疫情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并呼吁科学管理机构考虑扩大今后研究资金的开放性。德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还感谢了教科文组织在开放科学方面——特别是在《开放科学建议书》的拟定工作中——发挥的领导作用。
  • 面向图书管理员和研究人员的开放获取课程:包括为研究人员提供的五个开放获取培训模块和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的四个开放获取培训模块。
  • 教科文组织发展和促进开放获取的政策指导方针》。有助于科研组织和会员国理解开放获取最重要的方面,以便评估其在学术资料开放获取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政策,并将其与国家科研系统联系起来。
  • 印度统计研究所(ISI)和墨西哥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西班牙与葡萄牙科学期刊网络(Redalyc)建立的世界新冠疫情资源门户(CURE)。该平台汇集了各种来源的有开放许可的关于新冠疫情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以便科学界和广大公众获得关于新冠病毒的有用和准确信息。

其他合作伙伴:

  • 12国政府科学顾问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科学文献出版方通过PubMed Central(一个免费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资料库)或通过其他渠道——如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疫情数据库——使所有与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有关的科研成果更加开放。这12个国家是: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韩国、英国和美国。
  • 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再次强调所有公共资助的组织应该1)采取开放获取政策,要求公共资助的研究必须在开放许可下(例如 CC BY 4.0)公开提供或者用于公共领域;2)确保所有教育资源(例如视频、图表和其他媒体工具)均获开放许可,以便向公众传播可靠和实用的信息。
  • 图书馆共同体国际联盟(ICOLC)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新冠疫情及其对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影响的声明》,以帮助出版方和内容提供方了解新冠肺炎如何影响信息社会。它还建议出版方采取一些行动,包括开放那些目前仅支持付费订阅相关内容和数据集,取消和放宽用户限制,以及在疫情期间采取更多扩展开放获取的行动。
  • “数据共享”组织(The Data Together Organisations)——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GO FAIR组织、科研数据联盟(RDA)和世界数据系统(WDS)——发布了《新冠疫情呼吁和行动》,强调了在危机时期为促进科学和政策反应而适度开放优质数据获取的必要性。它们的行动包括展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FAIR”(可寻、可获取、可协同操作、可重复使用)数据的产生和应用、制定关于数据共享和重复使用的详细准则,并通过解决跨领域、跨学科和跨机构数据获取、协同操作和重复使用等关键问题,为未来的韧性奠定基础。
  • 最近,来自美国多所高等院校的一群图书馆版权专家发表了《图书馆版权专家公开声明:正当使用、紧急情况下的远程教学和科研》,阐明了当前疫情等紧急情况下“正当使用”(fair use)原则如何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