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 Member states
  • Staff

Search form

  •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العربية
  • 中文
  • Português

Main shared menu

  • 简介
    • 教科文组织概况
    • 使命与任务
    • 教科文组织办公场所
    • 战略转型门户
    • 总干事
    • 领导机构
    • 财务责任制
  • 工作内容
    • 专长范围
    • 教育
    • 文化
    • 自然科学
    • 社会与人文科学
    • 传播与信息
    • 专项行动
    • 重振摩苏尔
    • 人工智能
    • 教育的未来
    • 促进言论自由
    • 构建知识社会
    • 可持续城市
    • 防止暴力极端主义
    • 健康教育
    • 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特项领域
    •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 全球教育监测报告
  • 工作地点
    • 会员国
    • 办事处
    • 会员国委员会
    • 海洋与气候平台
    • 工作网络
    • 国际包容和可持续城市联盟 - ICCAR
    • 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
    • 可持续发展教育网络
    • 姊妹大学网络 - 教科文组织教席
    • 研究所
    • 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
    •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
    •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UNEVOC)
    • 终身学习研究所(UIL)
    • 国际教育局(IBE)
    • 非洲国际能力培养研究所(IICBA)
    •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IITE)
    •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IESALC)
    • 圣雄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MGIEP)
  • 合作伙伴
    • 伙伴关系介绍
    • 非政府组织
    • 政府间组织
    • 私营部门
  • 加入我们
    • 招聘
    • 采购
    • 奖学金
    • 实习
  • 资源
    • 记者:新闻室
    • 代表团:UNESCO.int
    • 文件和出版物UNESDOC
    • 教科文组织《信使》
    • 公约
    • 教科文组织名录
    • 世界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创意城市
    • 世界记忆
    • 生物圈保护区
    • 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 教科文组织世界濒危语言地图集
    • 数据与统计
    • 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 世界遗产统计
    • 世界教育不平等数据库
    • 档案
    • 透明度门户网站
    • 数字档案
    • 教科文组织数字图书馆

Articles

安琪儿和法特玛的故事:坦桑尼亚女性通过教育获得更多权能

22/01/2021

-

绿海龟重归塞舌尔群岛

范尼·杜弗尔(Fanny Douver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海洋计划协调员 位于塞舌尔群岛的阿尔达布拉环礁是一处别具特色的岛群,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珊瑚(寿命超过12.5万年),还生活着地球上最庞大的绿海龟种群之一。 1982年,阿尔达布拉环礁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当时,这里的绿海龟种群近乎绝迹。当地采取了严格措施,保护环礁四周的海龟在海滩筑巢。此后每年来此筑巢的巨型龟数量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500—800只,增加到了2011年的3100—5225只。 如今,阿尔达布拉环礁已经拥有西印度洋地区规模最大的绿海龟种群,而且海龟数量每年仍在不断增长。环礁的管理工作现已交由一家专业企业负责,归属塞舌尔岛基金会(SIF)领导。得益于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地位,环礁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有着稳定的旅游业收入。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可持续旅游业在支持重大科学和监测计划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眼下,这项产业的前景动荡不明。与此同时,受气候变化影响,珊瑚礁的情况也在急剧恶化。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海洋遗产包括37个国家的50个保护区,分布范围从热带地区延伸至南北两极。近期研究表明,阿尔达布拉环礁的绿海龟在这些海洋遗产所在地之间往来游弋,有些绿海龟甚至在遥远的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留下了足迹。这项研究突显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也由此强调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等国际保护机制对于保护海洋至关重要。   拓展阅读: 《恢复海洋生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年1-3月。 《五月谷:塞舌尔的伊甸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94年4月。 《龟有六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78年12月。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博、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
01/12/2021

当科学走向海洋

2020年11月8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帆船比赛——单人、不间断、无援助的旺代环球帆船赛在法国莱萨布勒多洛讷拉开帷幕。比赛开始时,10名船长携带科学观测仪器登上船只。法国阿尔戈计划提供的七个气象浮标和三个剖面探测浮标将被部署在海洋科考船鲜少涉足、采样不足的海域。 2020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单体船公开级别协会(IMOCA)缔结伙伴关系,共同支持发展海洋科学和保护海洋。这项合作就是双方达成伙伴关系的成果之一,由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负责协调,并且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的支持。 为支持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每年都要放置约2000个剖面探测浮标和漂流浮标。这些海洋观测仪器通常是由科考船放置的,但让参赛船只代其操作,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抵达更偏远的海域。 通过实地网络和海洋观测卫星,可以收集到海洋学和气象学重要数据,用于气候研究、天气预报和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由86个国家共同完成,是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 (WMO)和观测计划支持(OceanOPS)中心的合作项目。 目前有一万台实地观测仪器正在监测全球海洋,测量海水的主要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参数,这其中包括星罗棋布的自动剖面探测浮标、漂流浮标和固定浮标、水下遥控机器人、船只、海平面验潮仪,甚至还有海洋哺乳动物。   拓展阅读: 《海洋委员会的诞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年1-3月。 2020年旺代环球帆船赛:船长与科学家携手支持海洋观测。   订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阅读发人深省的时事文章,数字版免费。 在社交网络上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微博、微信公众号“联合国教科文信使”、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
01/12/2021

海洋知识,普及全民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中却并未对其着力介绍。因此,一个关于获取海洋知识的概念诞生了——普及海洋知识。 21世纪初,一群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和教师发起一场运动,致力于将海洋科学纳入学校课程。随后,这场运动席卷全球,其理念也逐渐延伸,不仅旨在提高学生对海洋的了解,还意在培养公民意识,让公众认识到海洋对地球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动发起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贡献了主要力量。2012年,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欧洲就该话题组织了第一场会议。五年后,在2017年6月于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推动“海洋知识普及全民”的机构与组织已结成同盟,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则走在了同盟的最前沿。 同年12月,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在意大利威尼斯组织了一场国际海洋知识普及大会,同时发布了题为 《全民普及海洋知识工具包》的手册,以此为学校和机构提供教育资源。最近,委员会还启动了一个门户网站,用于为公众提供教育资源。   《拉丁美洲向塑料宣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2021年1-3月。

-
01/13/2021

2020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

Article
11/10/2020

探索美丽中国,连接人与自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头条搜索共同发起“搜寻·美丽中国”活动

Press release
10/28/2020

关于开放科学的联合呼吁

Story
10/27/202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next ›
  • last »

WWW.UNESCO.ORG

  • 人权保护:第104号程序
  • Scam alert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获取政策
  • © UNESCO 201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获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