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_science_02.jpg

新的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显示出对科学、技术和创新(STI)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了重大进步。教科文组织是主导全球技术辅助机制的联合国系统任务小组成员,9月26日成立的这个小组目的是加强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三角合作以及国际合作,提高在双方同意条款基础上的知识共享,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7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通过设立网络和中心切实推动这类合作,特别是阿卜杜斯-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世界科学院,这两个机构已经成为全球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知识进步,满足科技落后国家中科学家需求的推动力。
通过设立自然科学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科学和技术能力,和在包括当地和土著知识体系在内的最广泛知识基础上帮助成员国制定有效政策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为全面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广构建可恢复社区这一全球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教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与交流等多领域的授权,教科文组织在全面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位置独特。为了帮助全世界各个群体更好地理解、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教科文组织设立了30多个相关项目来创造知识和提高民众在气候变化、相关危害和道德影响等方面的意识。同时,教科文组织还帮助各国加强管理灾害和气候危机的能力建设,增强他们应对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海啸及各类水灾的能力。
水安全是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IHP)的核心。这项计划主要进行水文研究、水资源管理、水文教育和能力建设,致力于确保与人类健康和福祉息息相关的水与公共卫生资源的可用性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解决了水与食物和农业的关系问题从而为食品安全作出贡献。今天,大部分无法获得洁净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居民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当中。在这些地区,国际水文计划推动实施新的方法来管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包括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实现可持续森林管理、对抗荒漠化以及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一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是可持续发展学习基地,研究者在保护区尝试利用跨学科方法理解和管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寻求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为了提供解决目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系统衰退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教科文组织积极建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并在该平台的框架内积极主导尊重本土知识。
时事
- 1 of 4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