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用于制作丝绸之路商品的技术知识交流
© Hani Khusaif Mubarak Al qasim / UNESCO Youth Eyes on the Silk Roads除了丝绸之外,丝绸之路上还出售和交换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从食品和其他农产品等必需品到宝石、艺术品和珠宝等更精细的奢侈品。在某些情况下,用于生产这种有价值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是一个严格保密的秘方,它为产品赋予了神秘色彩并维持了它们的高价值。因此,那些曾经走过丝绸之路,并且可能目睹了用于生产贸易商品的技术和工艺的人,迫切得追寻这种第一手的知识。从公元前第一个千禧年到公元前一千年的早期历史中发展起来的知识、技术和工艺,这些知识、技术和工艺以前在中国或伊朗高原等某些地区被保留下来,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建立了广泛的知识和技术交流网络。
在农业知识交流方面,中国引进了新的作物,如葡萄、黄瓜和茶叶,而西部地区则引入了大米、梨和玫瑰。在丝绸之路地区,特别是西亚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灌溉技术。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高原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干旱的气候使得水成为稀缺和宝贵的资源。因此,灌溉技术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许多灌溉技术源于古埃及人(公元前3150 - 332年)、罗马人(公元前753年 - 公元前476年)和萨珊人(公元前224 - 651年)开发的灌溉技术。在西亚的部分地区,古老的坎儿井系统是一套先进的地下运河技术,至今仍在使用,是在公元前一千年初的伊朗干旱地区开发的,后来在阿曼和中国西部使用。
交换生产技术的另一个贸易领域是用于生产硬币、珠宝、板材等的金属制造和金属加工。在交换方面,一些用于加工金属的技术和技能,如铜矿开采,首先出现在今天大约公元前8000年的伊拉克。从那里开始,金属加工的技艺向西和向东扩散到阿富汗,然后是印度次大陆再到达中国和东南亚。这一运动是通过移民传播新技能,以及通过金属匠人和商人有意识地向新市场转移而实现的。
这种金属加工交换的一个具体例子来自公元7世纪,当时在中亚的粟特人(公元前6世纪 - 公元11世纪)向中国传播了精细加工的锁子甲及其制造技能。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强大的金属制作传统,并且制造可以轻松运输到很远的地方的物品,例如黄金首饰。在这些地区,珍贵珠宝的制造尤为重要,这种金属制品的风格往往反映了他们对动物,特别关于马的知识和兴趣。他们与中国人、波斯人和希腊人交换这些金属制品,将当地的流行趋势和品味融入到设计中。
同样,在陶瓷领域也有技术进步,例如中国的窑炉可以升温到1450°C,生产出质量非常高的精致瓷器。
随着各种精制品和农产品在丝绸之路沿线被交易,最终生产它们的技术和工艺也是被传播。这些信息通常与产品本身一样受到广泛追捧,而那些作为这种知识的潜在掌握者,并曾经走过丝绸之路的人受到了追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