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选: 应用艺术和金属制品
Indian Stamped Brass Bowl © Ilizia / Shutterstock.com16世纪到19世纪,整个印度次大陆,今天的伊朗(现称为阿富汗和河中地区)地区的金属加工历史记录十分稀少。通常,没有记录属于这个“晚期”的物件的出处,而且如何获得这些物件的细节仍然未知。此外,制造日期很少会刻在物件本身上,只有在之后才会被发现。只有在这个“晚期”,日期才可见,这有助于建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顺序,从而确立了各个地区金属工人使用的装饰和传统技术的发展。尽管缺乏信息,但准确地确定这些幸存的由铜、青铜、钢、金和银制成的人工制品的时间和地点至关重要。书面资料很少说明金属制品制造的存在。其中一个来源是15世纪的夸瓦贾·阿赫拉(Khwaja Ahrar)的宗教捐赠(“ waaf”),其中提到撒马尔罕的“铜匠集市”。追溯到16世纪的Juybari shaykhs的第二份文件提到了布哈拉附近的“铜匠铺”。而且,金匠早在15世纪就在赫拉特工作,诸如金匠Khwaja Malik,还有金匠Garden of Aqa之类的名字清楚地证明了这一事实。
虽然随后的世纪里“Misgars” 铜匠们在坎大哈和喀布尔的活动变得越来越活跃,但在伊朗,几乎到19世纪,关于银和金镶嵌的记录是完全看不到的。与此同时,波斯碑文继续地取代了阿拉伯语, 只有留住了被伊玛求祝福过的阿拉伯语诗句。在“魔术杯”中可以找出这些祝福文字,而在17和18世纪时,也在各种物体上也变得很常见。另外,在这些“魔术杯”上还可以找到了古兰经的铭文,以及着名古典诗人的波斯诗句。在19世纪开始花卉装饰开始蓬勃发展,在15和16世纪的作品上都没出现过的图像有被介绍,例如, 动物和人等的图像。此外,16世纪的背景装饰反映了一种称为孵化的技术,有助于识别物体的制造日。在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波斯的影响在河中地区的铜和黄铜物体上呈现的很惹人注目,物体形状上有稍微的差别, 在前者的物体上很少有出现生物和铭文的装饰,但只在后者的物体上才看见这些装饰元素的出现。此外,河中地区的上层阶层对黄金和白银的使用非常了解。相关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在16世纪的撒马尔罕“金匠的集市”,“金匠的清真寺”, 以及17世纪后的布哈拉图书馆的“金匠宗教学校”
印度次大陆的物体呈现了波斯与河中地区未人看过的不同形状,技术熟练的金银工匠们为莫卧儿王朝宫廷制作了许多精美宝石, 其容器和金属成分的装饰跟其他区域相比的确很独特。 起源于印度次大陆的“bidri”, 是一份合金,含锌、铜、铅等的成分, 锡镶嵌着银和黄铜。具有什叶派铭文的物品, 被归咎于海得拉巴或奥德的所有权, 反应了克什米尔、旁遮普和波斯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铭文,阴影和装饰上都很明显, 就如蔓藤和蔓延的植物花纹。这些相似之处,照出了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地区的金属工艺的物体,技术,技艺上的跨国流动性,并继续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创作。
同时关注:
文化精选: 宗教学校 (Madrasas)作为普遍教育和文化中心
周一艺术精选 Ala-kiyiz和Shyrdak,吉尔吉斯传统毛毡地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