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选择:中亚对朝鲜半岛雅乐的影响
Jongmyo Shrine © Jean-Jacques Gelbart / Editions Gelbart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朝鲜半岛雅乐起源于三国时期:高句丽(37BC-668AD),百济(18BC-660AD)和新罗(57BC-935BC)。在这个时期朝鲜半岛音乐和他最靠近的邻国——中国,密切相关,并且它也通过丝绸之路的交换来影响中亚。高句丽王国位于亚洲大陆边缘,是三个王国之中最早通过与西域的大陆贸易来发展朝鲜半岛音乐文化的王国。确实,在三国时期和新罗国统一时期,活跃得吸收和外借鉴外国音乐。
与亚洲中部频繁的文化交流影响了一定量的朝鲜半岛音乐文化元素,比如,高句丽的笛子和中国横笛,在促进三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者都能溯源到中亚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城市:喀什格尔、撒马尔罕、布哈拉、龟兹。其他重要乐器的源头,五弦琵琶也能追溯于中亚的北部(现在的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相似的是,古朝鲜颂歌(佛教吟唱)是由的3世纪魏朝的中国梵呗衍生而出的。如果中国梵呗源自印度的佛教,那么可能有理由得推断朝鲜半岛颂歌与中亚音乐文化有历史上的联系。另一个例子是这些影响的互动可以通过五种面具表演发现联系: Kumhwan, Wolchon, Taemyon, Soktok, and Sanye ,这些都是新罗音乐(乡乐)的典型代表,在朝鲜半岛研究显示的一些证据,它也是由中亚表演艺术得到的衍生。
更多的是,朝鲜半岛和中国唐朝(618-907AD)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音乐交流也是不出意外的。可以放心地推断,从亚洲音乐历史的整体背景的立场来看,一些中亚音乐是在8世纪的时期在中国创造的,在之后的新罗时代(780-935))被改编作为Samjuk(三块竹子笛子)的音乐文化。受中国唐朝音乐影响的新罗的Samjuk(三块竹子笛子) 的三种形态的系统的音乐特色 ,清晰地证明了新罗社会把中国唐朝音乐作为新事物接受并融入了它自己的传统音乐中。这三种模式系统是中国和中亚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文化交换的输出,这种输出被新罗社会在9世纪所接受。
因此,横笛和五弦琵琶、新罗颂歌、五种面具表演、和中国唐朝音乐的三种模式系统都是中国和中亚的影响的确切证明,它们通过丝绸之路被引进,在新罗统一时期得以作为卓越的表演艺术发展。随后,丰富的音乐传承也通过朝鲜半岛到达了日本,论证了通过丝绸之路所进行的文化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