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伊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

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建立了伊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一个科学和学术机构,是伊朗独有的,专注于研究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它是由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国际研究和教育中心密切合作建立的。通过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Hassan Bastani Rad先生和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在线平台国际网络的伊朗联络点的努力,该中心得以建立。

阿拉伯语

在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沿线,有十六个现代国家使用阿拉伯语。 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宗教和仪式,其中包含古老的词汇。 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是现代化的古典阿拉伯语。 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熟练使用标准阿拉伯语,而超过100.5百万人则做不到。

 

普什图语

普什图语是伊朗东南部的语言,是印度-伊朗系语言的分支,主要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被使用。 普什图语主要有三种:北普什图语,主要在巴基斯坦使用; 南普什图语,主要在阿富汗使用;和中部普什图语,主要在巴基斯坦应用。

普什图语使用者的确切数量不确定,但大体估计的范围从4500万到5500万。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40%至55%(11至1540万)之间人口中的第一使用语言,10%至28%(280至780万)人口将其作为第二语言,使用人总数约为1.8或 1.9千万。

在巴基斯坦(占人口的15%)有大约2.5千万人使用普什图语,主要分布在联邦直辖部落地区(FATA)以及俾路支省、米安瓦利省、阿托克省、信德省、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

 

东干语

吉尔吉斯斯坦有4万人使用东干语(基于约翰斯通和Mandryk的研究,2001)。 国家总人口为6百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为10万。Gansu主要在Prschewalsk和Osh地区使用;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亚洲)、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主要使用Shaanxi,。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上濒危语言集阅读更多关于这种语言的信息。

 

乌尔都语

乌尔都语是印度-雅利安语系和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尽管乌尔都语词汇来自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而印地语包含更多来自梵语的词汇,但它与印地语密切相关并且可以相互理解。 语言学家认为标准乌尔都语和标准印地语登记的形式不同,都是来自里波利的方言,也被称为兴都斯坦语。 在非正式的口语方面,乌尔都语和印地语之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可以被视为一种语言的变种。

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外,乌尔都语在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国、博茨瓦纳、斐济、德国、圭亚那、马拉维、毛里求斯、尼泊尔、挪威、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南非、泰国、阿联酋、英国和赞比亚被使用。

自12世纪以来,乌尔都语一直使用Perso-Arabic方式书写,通常以阿拉伯字母方式编写。 乌尔都语“外国人”或“部落”使用的土耳其语。

 

中文

汉语(汉语/漢語 Hànyǔ; 华语/華語 Huáyǔ; 中文 Zhōngwén)是一个语言或语系,由不同程度相互理解的语言组成。 它最初是中国汉族人所说的本地语言,是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 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或超过十亿人,会说一定程度的中文,并把它作为他们的母语。 汉语的内部分支通常被母语人士认为是汉语的方言,而不是单独的语言,尽管这种认知被一些语言学家和汉学家认为是不合适的。

 

阿塞拜疆语

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ca,Azərbaycandili)是一种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在亚洲西南部由阿塞拜疆人使用,使用者主要分布在阿塞拜疆和伊朗西北部。 阿塞拜疆是突厥语Oghuz分支,与土耳其语、Qashqai、土库曼语和克里米亚鞑靼语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语非常相似,其中一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能够理解另一种语言,因此阿塞拜疆语的使用者比其他方式更容易理解土耳其语。

 

联系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7 Place de Fontenoy

75007 Paris, France

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部门

研究、政策与战略科

丝绸之路项目

silkroads@unesco.org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