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hot-today-and-every-day.jpg

教科文组织认为,一国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就必须确保学生不因其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遭受歧视或暴力。
在支持教育部门打击针对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的暴力方面,教科文组织的目标是:
- 收集关于教育领域针对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的暴力的性质、范围和影响的确凿证据,特别是在数据不足或完全缺失的地区和国家;
- 记录和分享采取行动的最佳实践;
- 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提高认识并建立联盟;
- 促进特定国家采取行动,预防和应对教育领域针对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的暴力。
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和表达的暴力通常针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和双性恋学生(同性恋恐惧症)和跨性别学生(跨性别恐惧症),以及其他性别表达不符合二元性别规范的人,比如那些被认为女子气的男孩和被认为男子气的女孩。总结起来,这是一种基于性别的暴力。
它包括身体、性和心理上的暴力和欺凌。学生遭受欺凌指学生长期反复遭受攻击性行为,包括故意通过身体接触、言语攻击、打斗或心理操纵造成伤害或不适等。
教科文组织的行动
2016年5月,教科文组织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举办了“教育界对恐同暴力的回应” 国际部长级会议。多国共同发布了一份《部长级行动呼吁》,号召在没有歧视和暴力,包括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和表达的歧视和暴力的环境中为所有学生提供包容和公平的教育。到目前为止,《部长级行动呼吁》已经得到了56个国家的支持,并欢迎其他国家加入。
在这次活动中,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第一份《联合国基于性取向、性别身份和表达的暴力全球报告》。基于该报告的概念框架,教科文组织与欧洲委员会合作编写了一份聚焦欧洲地区的文件:《学校安全:教育部门应对欧洲基于性取向、性别身份和表达或性特征的暴力》。
教科文组织支持青年组织MAG Jeunes LGBT在2018年开展了一次全球网络调查,研究如何使2030年教育和卫生可持续发展议程对LGBTI(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间性人)青年更加包容。在加拿大举行的第2届平权联盟(ERC)会议上,参与调查的20000多名LGBTI青年的意见得到了展示。
2011年,教科文组织召开了联合国首次关于教育系统内的恐同欺凌问题的国际咨询会。会议成果被收录在《艾滋病与健康教育领域好的政策与实践手册8:教育部门应对恐同欺凌》一书中,该书于2012年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T)在巴黎发布。同一天,教科文组织与国际不再恐同日委员会还发布了一份面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计划(另有泰国改编版本《性和性别多样化教育课程计划》)
通过2013年11月启动并得到荷兰政府支持的一个为期三年的方案——“教育和尊重所有人:预防和应对教育机构中的恐同欺凌行为”,教科文组织支持了一系列在亚太、南部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开展的地区和国家主导的活动,包括:
优化证据库和记录最佳实践
- 2019年出版的技术简报《正视现实》关注如何通过国家和国际调查监测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的校园暴力。
- 关于教育部门应对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和表达的暴力的《直面现实》报告(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摘要)首次概述了关于此类暴力性质、范围和影响的数据,并审视了目前各国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各项行动。
- 与欧洲委员会合作发布的《学校安全:教育部门应对欧洲基于性取向、性别身份和表达或性特征的暴力》旨在丰富教育部门应对欧洲地区基于性取向、性别身份和表达的暴力的证据库。
- 2015年在泰国曼谷发布的《从侮辱到包容: 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欺凌、暴力和歧视的亚太报告》对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或表达的欺凌行为进行了综合评估。
- 在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和斯威士兰完成的一项关于学校中性别、多样性和暴力的研究是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首次关注针对被视为不符合性别规范的学生的暴力问题。
- 与国际培幼会(Plan international)合作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关注泰国《针对跨性别或同性恋中学生的欺凌》。
- 在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女童教育倡议(UNGEI)的支持下,越南教育和培训部于2016年发布了一份题为《伸出援手:在越南预防和处理校园性别暴力》的研究报告(第1卷和第2卷)。
提高认识和建立联盟
- 在2014年人权日和《儿童权利公约》签署25周年之际,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LGBT儿童和青年受教育权研讨会。
- 2015年6月,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地区咨询会探讨了教育部门应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亚太地区教育机构内基于性取向、性别表达和认同的暴力问题。
- “学校彩虹”活动中,2000多名学生在泰国曼谷的学校大门周围用粉笔画上彩虹,以表示对性、性别多样性的支持。
- 2015年国际不再恐同日之际,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社交媒体发起“多彩由我”(Be Myself)倡议,鼓励年轻人做真实的自己,尊重差异,善待彼此。
- 作为2015年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LGBT在亚洲”倡议的一部分,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我的紫色校园”(#PurpleMySchool)社交媒体倡议,推动为学校中的LGBTI学生创造安全的空间。
- 2015年9月29日,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与其他11位联合国机构负责人一道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声明,呼吁各国紧急采取行动,消除针对LGBTI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的暴力和歧视。
支持在国家层面开展活动,解决教育中基于性取向、性别表达和身份的暴力问题
- 教科文组织支持了2013年5月在中国举办的一场战略讲习班和培训师培训,以促进LGBT教育。2014年10月,中国同城青少年资源中心(GLCAC)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高校教科书中对同性恋的错误和污名内容及其影响调查报告》的开创性报告。
- 2015年6月在曼谷举行的一次地区会议后,一个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内的技术工作组成立,成员包括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和学术界的代表。
- 教科文组织支持墨西哥非政府组织 Demysex 编写了一本手册,以提高教师对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恐惧同性恋者和恐惧跨性别者等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