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

校园性别暴力

校园性别暴力(SRGBV)影响着数百万儿童、家庭和社区。它涉及学校内外发生的性、身体或心理暴力行为或威胁,这种暴力起源于性别规范和刻板印象,并被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所助长。

校园性别暴力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包括自尊心受损、抑郁、早孕、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等(例如艾滋病)。这种暴力还导致许多学生逃学、成绩不理想甚至完全辍学,严重影响学业。

世界上每一个研究过校园性别暴力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类似事件的报道。虽然校园性别暴力在受冲突影响的国家较为严重,但它在其他国家也普遍存在,是一个跨越文化、地理和经济界限的问题。

教科文组织的行动

  • 《解决校园性别暴力全球指导纲要》

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与消除校园性别暴力全球工作组一道,委托相关专家编写了《解决校园性别暴力全球指导纲要》,以帮助各国教育部和教育利益相关方更加深入了解校园性别暴力,并找到有效预防和应对这种暴力的方法。由10多个组织组成的顾问小组对文件内容提出了建议,其中包括挪威、美国和德国政府、联合国女童教育倡议(UNGEI)、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国际教育”组织(Education International)、世界关怀协会(Concern Worldwide)和国际培幼会(Plan International)的代表。

《指导纲要》在2016年消除暴力侵害妇女行为16天行动期间发布,文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暴力问题的六方面方法。这一方法首先要求各国在国家层面提供有力领导,承认性别暴力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福祉构成阻碍,并将这一问题纳入国家政策和计划。

教、学环境的质量同样至关重要。解决校园性别暴力要求政府机构和校方与广大的学校社群合作,采取全校层面的措施(whole-school approches)。预防校园性别暴力可以通过各种课程方法或课外活动以及向教师提供预防和应对暴力的工具来实现。《指导纲要》还提供了报告暴力事件的安全和便捷的程序,提出应与教师工会和家庭等方面合作,并改进监测系统以了解暴力行为的规模和范围。有关各方目前正努力推动各国落实《指导纲要》。

  • 消除校园性别暴力全球工作组

2014年,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女童教育倡议(UNGEI)汇集了一大批致力于消除学校内外性别暴力(GBV)的合作伙伴,成立了一个消除校园性别暴力全球工作组。

该工作组由教科文组织参与领导,包含40多个组织,并重视加强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共同应对暴力侵害儿童、校园暴力、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以及人道主义背景下的校园性别暴力问题。2016年3月,该工作组在温哥华的国际比较教育学会举办了一场会议,题为“展望没有性别暴力的校园:以证据促行动”。

教科文组织和小组成员编写了一份关于校园性别暴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框架的简报,题为《为何消除校园性别暴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科文组织还与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GEMR)编委会以及联合国女童教育倡议共同编写了一份政策文件,题为《校园性别暴力正严重阻碍全民优质教育的实现》。教科文组织正在与工作组内的伙伴合作制定衡量校园性别暴力的推荐指标,以期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4(具体目标4.a)和国家级解决方案的监测体系。

教科文组织积极推动关键合作伙伴和网络加强对校园性别暴力的理解和重视。2016年,教科文组织派代表出席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办的2016年防止暴力联盟会议,并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领导的制止暴力侵害儿童行为伙伴关系保持密切合作。正因为教科文组织发挥的重要领导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邀请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一套关于预防校园暴力的方案建议。